2018年8月8日,“文怀谦真——柳谦画展”在东京日中友好会馆美术馆拉开了帷幕。柳谦是中国当代画坛具有代表性的青年优秀画家。本次展览展出画家柳谦不同时期创作的51幅绘画作品,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师造化”,主要是画家壮游山水的体验;另一部分谓之“师古人”,多是追寻古意的作品。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文化部书记官贺怡兰女士,日本天台宗书道联盟理事长、竹心书画院院长、书画家大野宜白先生,全日本华侨华人联合会会长、日中文化交流促进会理事长刘洪友先生,日本众议院议员宗清皇一政策担当秘书佐藤博之先生,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专务理事中野晓先生,北京恒观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步仕杰先生、日中友好会馆常务理事佐藤重和先生、日中友好会馆综合交流部部长郭宁女士,聊娱堂社长佐濑竫夫先生等嘉宾到场祝贺。株式会社京海商会社长、翻译家董振华先生为展出的策展人,并主持了画展开幕式。
柳谦在开幕式致辞中讲到:我认为中国山水画亲身体验比写生更为重要。因为中国人重视“游观”和“壮游”,壮游能够助长胸有丘壑。作为一个山水画家,如果胸中无丘壑,那么无论你写生如何详尽也很难传达出一种气象,而这种气象可以说正是令我着迷的地方。
有关追寻古意而创作的作品,我所敬爱的朱良志先生曾在谈到“高古”时表示,古意实际是一种张扬心灵自由的、略带对当下的叛逆的追求。因为他想打破时间枷锁。这和我之前对古意追求的心态是一致的。我不是为了追求古意而去摹古。可能就是为了想打破时间的枷锁而已。因此,我认为朱良志先生的解释最为贴切。
我希望自己的风格能够自然而然地形成。因此,我正努力摒弃一些陈旧的样式。中国有文人画的传统,追求画中必须有书卷气,或者士大夫气,这种气息背后是什么呢?乃是对生命真性的一种发扬,一次灵魂的感叹,一场灵性的放飞。这才是一首诗,或者一首歌谣,一张画等艺术形式最核心的东西,而不是那些繁杂的技巧或者故意呈现出来的一些姿态。我自觉是一个靠本能作画的画家,若要问我持什么艺术主张的话,我想可以一言蔽之,“尽天性而任自然”。
名家画评
翻看其作品时,我被其画之笔墨所震撼,画中线条之美感,日本画家也无法超越,不愧是继承了中国绘画的优良传统。
我相信通过在东京的个展,柳谦先生的绘画一定会开创属于自己的新时代。我自他绘画的线条中窥视出其中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
“传统中蕴藏着前卫”,柳谦先生正将其付诸实践。
——日本画家 石踊达哉
柳谦的画构图独特,内容大多取材于中国的传统诗词或故事以及各地写生的所见所闻,这是他不同于其他中国画家的特点。特别是人物画清新俊秀,衣着线条的描写技巧精湛,青绿山水的着色方法也十分巧妙。我对他这次在日本举办个展充满期待。
——东京艺术大学名誉教授宮廻正明
《读柳谦新作有感》
——为柳谦日本画展之序
柳谦先生的作品,无论山水还是花鸟、人物,都有浓厚的文人气息,画风俊朗,格致清奇,而意韵深永。他能敬心承领生生哲学的智慧和释道思想的精髓,用细腻的笔墨传递微妙的情愫,将传统文人的精神义脉与当下直接的体验融合起来,表现自己的价值世界。读其画,优雅宁静的气息扑面而来。如他画“一钵江雪,天外梵音”,雪意阑珊,岸边寒林枯槎,一出家人戴笠乘舟就要远行,气氛寂寥,真有高风绝尘的感觉。他画旧时明月,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时的诗意,古梅绽出新朵,纵马横笛之人吹出心音,氤氲着一种超诣的意趣。他的画追求高古的格调,即使是写生之作,也能脱略时史的痕迹,传递出独特的生命智慧。如一组黄山游历之作,构图奇迥,大开大合,笔墨也洗练老到,心期万类中,黄山无不有,他记一时之兴,独领一种风流,令观者意豁。
我对柳谦先生的艺术道路有些了解,他富有春秋,于诗画一道,精进不已,日臻佳境。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能深知凡所有相、皆为虚妄的道理,只为心灵留影。他以诗心去穿透画境,将笔墨、形式与气象融合起来,如今已多有所得,未来一定会开拓出更值期待的新面貌。
朱良志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关键词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