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盘古艺术网![注册] [登录]

《线的色彩: 一万次染与绣构成的中国色谱》展览正式开幕,从一针一线看文明包容之力

  http://www.artpangu.com   时间:2025-09-29 18:55:31    来源:盘古艺术网   点击:

  在上海这样一座始终追求精致与创新的城市里,绒绣以千针万线的耐心,织就一幅属于东方的“油画”。

  2025年9月30日,嘉源海美术馆推出重磅展览——《线的色彩:一万次染与绣构成的中国色谱》。38幅以中国35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为主题的绒绣精品,在这个秋天齐聚一堂,持续展出至10月19日。

  

  ▲《线的色彩:一万次染与绣构成的中国色谱》活动海报

  这不仅是一场展览,更是一段跨越百年的东方故事:

  从19世纪40年代传入上海,到20世纪30年代的“针线革命”,再到50年代的“染色革新”,上海匠人们不断突破工艺边界,让绒绣从代工日用品跃升为承载东方美学的艺术载体。

  今天,这门“慢工艺”在嘉源海的展厅里焕发新生。走近绒线的微观肌理,感受每一针一线里凝结的时间与温度——这正是“上海油画”色彩与层次的秘密所在。

  

  

  //绒绣的百年东方化之路

  海上风华

  

  绒绣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随通商口岸传入上海,便与这座城市的精神相互滋养:

  海纳百川,让它从西方传来的技艺成长为海派艺术;

  追求卓越,促成针法革新、色谱扩展;

  开明睿智,让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对话;

  大气谦和,让作品既典雅细腻,又不失生活气息。

  在日益虚拟化、影像化的当下,绒绣以可触可感的物质性锚定 “真实”,更以匠心里的 “慢” 诠释这份真实的厚重。每幅作品由上千种色线构筑,每根色线又由多股羊毛细丝捻合而成,“复线中的复线” 结构让即便最朴素的色块,也藏着丰富的视觉层次与微观肌理;一件大型作品往往耗费上万个工时,时间被锤炼为可保存、可触摸、可凝视的实体,针脚里凝结的是千万个专注时刻的重量。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缩影,更彰显着文化自信与自主创新的中国力量。

  此次展览,正是希望将这份凝聚时间与生命的艺术珍品呈现给公众,提醒我们:文明未必走向虚拟,它可以是具身实践的温度、耐心守护的信念 —— 有些价值无法被算法压缩,有些时间不应被效率衡量。

  //38幅精品

  非遗与世界遗产的对话

  本次展览的核心,是38幅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为题材的绒绣作品:

  龙门石窟、秦始皇陵兵马俑、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这些人类文明的高光时刻,在细密的针脚下被重新“复刻”。

  

  ▲龙门石窟(2000 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秦始皇陵-兵马俑( 1987 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感悟
分享到:
网站合作:web@artpangu.com 艺术资讯/展览投稿:info@artpangu.com 拍卖资讯:pm@artpangu.com
Copyright ©2010-2013 盘古艺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4402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6487号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