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盘古艺术网![注册] [登录]

用心灵去触摸绘画——著名油画家兰立斌

  http://www.artpangu.com   时间:2023-04-19 16:39:52    来源:中网资讯书画   点击:

  

//人物介绍 //

  兰力斌,1954年生,毕业于哈尔滨市教育学院,1991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创作研究班。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中俄油画协会理事,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画院一级美术师、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走出冈底斯山》荣获“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美术创作资助项目,《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编队》中标中国国家画院国际美术工程。

  

 //关于创作//

  在西藏,圣湖、神山、遥远的道路连接着群峰之巅,在深邃的天空下和沉默着的灵魂之中,找到了瞬息闪亮的灵光,找到了群峰向虚空挺拔的力量,找到了人和大地亲缘的统一,找到了人类本源的善良和淳朴,找到了能代表人文主义精神的诗歌蓝本。西藏这片人类仅存的净土,是滋养我艺术的生命之源。在这里,我仅用画笔,倾诉我对西藏的理解和尊崇。

  我喜欢米勒的画,是因为在他完美的艺术形式中蕴含着的朴素感情打动了我;我喜欢伦勃朗的画,是他那神奇光影下隐含的人性本质;我喜欢哥雅的画,是因为他能用娴熟的技巧体现出超乎寻常的人类的真实本性。我喜欢德拉克罗瓦的画,是因为他富有浪漫主义的创作激情。我喜欢毕加索的画,是因为他的史无前列的开创精神。我认为,作为一个画家,首要的任务是你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独特的美,同时蕴含自己的思想情感、表现形式及精炼的艺术语言,创作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并通过作品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及美的享受。这就是我艺术创作的准则,我认为这样才能画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作为一个追求现实主义的艺术家,我为自己确立了创作的“定式”:一、坚持深入生活;二、寻找自己的审美视角;三、研究形式美和对艺术语言的锤炼。

  

牧古沉冬

180x120cm 1995

  

唐古拉原野

180x140cm 1996

  

村边

100x80cm 1995

  

村边的泉水

67x54cm 1995

  

大牧场

160x116cm 1996

  

峡谷歌声

146x114cm 1995

  

眺望远方

100x80cm 1995

  

磨青稞

40x38cm 1996

  

42x34cm 1996

//表现手段//

  我对西方传统油画的古典精神和完善的技术表现,顶礼膜拜,同时我对中国传统的“笔意”又是情有独钟。我认为中国古人用笔的自身美感和画家内在气息的传递统一,是我国传统中独有的一种语言表现形式,西方油画把用笔称之为“笔触”也是油画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但是它仅限于为造型服务的一种自然流露手段,而非象我国传统那样,把笔意自身的美感当成一种独有的语言特质,归纳的如此明确和品味无穷,除了诸多皴法之外,象骨法用笔、力透纸背、如锥画沙等等,都是透撤的比喻,今我叹服。在我的作画过程中,不断的品味和感受它们,尝试着将中国的笔意理念溶合到油画中来。这种尝试做得多了,渐渐的开始得心应手,笔意随其结构有秩序的分离组合,笔意兴肌理的自然结合,笔意的力道体现,以及用笔的节奏感,若隐若显,在我的画面中浮现出来。为了能够在中国传统中得到一点感悟,在油画创作中出现一种新的格局,这种摸索一幌已十年有余,时常夜不能寐,困绕着我的思绪,如今这些作品的积累有如一场春雨洒向我这颗疲惫而又干涸的心田,令我稍感安慰。

  

//工作状态//

  当进入一幅画的创作过程时,我常把它比作进入一片茫茫沙海之中寻求解托。迷茫之中,时而会让自己惊喜,就是这种惊喜,似乎是在茫茫沙海中发现了绿洲,兴奋之极,可是在后来,又全然否定,本来已是疲惫不堪,再加进一点诅丧,无耐继续苦苦的寻求,我把这种惊喜比做在画面之中出现的海市蜃楼。

  所以到后来,不敢轻意相信画面中出现的任何一处偶然效果,即使再奇特我仍然要冷静的面对画面,就是这样,在迷茫之中,幻觉和现实反反复复的交错着。

  我很看重时间,这一点近似于“葛郎台”看重他的金子,因为吝啬时间,和周围的人沟通不多,和朋友的聚会不多,我已经习惯把自己关在那间不大不小的屋子里,倾听着画笔和画布之间发出的擦擦声,以及在松节油的浓淡气味中,想点什么,做点什么,忙忙碌碌面对每一天。

  另外,我把每一次的创作成功,看成是在西玛拉雅山上的一次登顶,欣喜之情,难以言表,有时会兴奋的对着镜子打出几组连击拳。我觉得人生在苦苦的追求中每每能出现这一刹那的喜悦是值得的。由其不能忍受平庸带来的寂莫,我的每一次热血沸腾,都能使我领略到人生的价值,但同时也是我下一个目标的开始,这时我继续把自己关在那间不大不小的屋子里,苦苦地思索,步入我那无边无际的沙海之中寻觅。

  

  

  

西部

180x128cm 1997

  

母与子

48x36cm 1996

  

月牙弯弯

100x80cm 1998

  

天使

40x35cm 1997

  

歌声

73x52cm 1997

  

站在帐棚前

50x37cm 1998

  

端坐的牧女

146x114cm 1998

//关于时间//

  艺术探索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一旦有了新的发现,建立了一套新的秩序时,预示着下一个目标的开始,但这一过程何等之艰辛,也许五年,也许十年,也许直至终生。长时期的磨练,探求,打造,我深知这个过程的难处,因此我珍惜我的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人生的有效时间实在少得可怜,我酷爱艺术,它剥夺了我许许多多的奢望,我自知自己的能量有限,人生能做好一件事,对于我实属不易,于是我不去多虑其它,我只想做好一件事,就是绘画,在人群之中,我不算聪明,即便如此我依然要靠这颗单一的头脑,踏上艺术的征程,认知世界,认知自然,认知前人。

  

母亲、孩子

48x36cm 1999

  

朋友

146x98cm 1999

  

伫立

135x122cm 1999

  

藏女像

51x41cm 2000

  

憧憬

92x88cm 2000

  

心灵家园

180x120cm 1999

  

游离

162x120cm 1996

  

唐古拉山上的云

230x80cm 1999

  

走出岡底斯山

400x180cm 2001

  多年的创作经验告诉我,任何一件艺术作品的产生都是以生活为依据的,不是艺术家主观臆造的产物,只有在获得某种机遇,受到某种客观事物秀发的情境之中,即生活现场。才能促使创作灵感突然迸发,此时的你一定是热血沸腾,情不自禁,迫不及待地去捕捉每一种镜头、每一个画面、每一次瞬间,因此我最深刻的创作体会就是亲临生活现场。

  当你从生活一线再回到画室,最艰苦的事情等着你,在苦思冥想中综合分解你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恰到好处地演变成艺术形象,用你的表现技巧和表现才能将线条、色彩、几何形或是某种特殊形式组合的关系统一起来,意味深长的展现给观众,在这里,复杂的创作过程几句话便清楚,但若想实现,也许个把月,也许几年,这时就用古训编策自己,懂得如何面壁、苦尽甘来等等,使之坐稳板凳。

  

①1983年在西藏、拉萨八角街

  

②这荷兰,美术馆梵高自画像前留影

  

③在意大利米开朗基罗雕像“大卫”前留影

  

④在欧洲考察期间与法国女画家戴维拉在巴黎

  展览动态

  《牧古晨冬》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心灵家园》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

  《藏北.夏玛乡的朋友们》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朦胧的早晨》入选1998年年首届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

  《走出冈底斯山》入选2002年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赛巴之冬》入选第三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唐古拉北线》入选第四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小骑手》入选第三届中国体育美展;

  《峡谷歌声》入选纪念毛泽东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

  《赛巴之冬》获黑龙江省第六届文艺奖一等;

  《心灵家园》入选黑龙江省第十一届“群星奖”美展获一等奖;

  《藏北.夏玛乡的朋友们》获黑龙江省第十一届美展二等奖;

  《牛与牧女》获黑龙江省庆祝香港回归艺术系列展铜奖;

  《圣城》入选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中国当代艺术展;

  《圣地.益西卓玛》入选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全国美展;

  《下井》入选“中国梦---塑造中国新形象”大型美术作品展。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感悟
分享到:
网站合作:web@artpangu.com 艺术资讯/展览投稿:info@artpangu.com 拍卖资讯:pm@artpangu.com
Copyright ©2010-2013 盘古艺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4402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6487号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