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盘古艺术网![注册] [登录]

纵横顾盼的20世纪中国壁画

  http://www.artpangu.com   时间:2011-10-13 14:57:06    来源:盘古艺术网   点击:

作者:张世彦

 

20世纪的中国当代壁画不是无源之水,不是林外孤木。它上承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壁画的优良基因而有所发展,显现出立足本世纪的时代面貌。它旁采奇情异致的外国当代壁画的新鲜滋养而有所消化,显现出纳百川之后的华夏气象。

 

中国壁画的古今异同

华夏大地千年壁画的艺术理念、审美取向,从古至今一直有一条特立独行的基本脉络贯穿始终。这条脉络体现各个时期壁画的题材内容、构图组合、形色处理、材料技艺和艺术风貌等外部形态,有亦步亦趋的衣钵相承和一往无前的引伸发扬,也有与时共进的更弦易辙

壁画的题材内容一向与所在楼房厅室空间环境的使用功能密切联系在一起。中国古典壁画在宫殿、墓室中,题材多是权贵生活、历史故实、神话传统、天国世界等,在石窟、寺观中,题材多是宗教故事、神像、供养人等。当代壁画毕竟存在发展于当代社会中。它的装置载体由古代壁画的宫殿、石窟、墓室、寺观走出,进入当代的各种公共环境中:宾馆、饭店、机场、车站、公园、博物馆、图书馆、学校、医院、办公楼……。

与古今壁画装置环境变化同时的是古今壁画社会职能的变化。古代壁画有明确的“明劝戒,着升沉”、“成教化,助人伦”的目标,更多地倾向于对公众施加精神层面中儒学和宗教的影响。审美愉悦的职能常常只是第二位的目标。而现代壁画的绝大多数是建筑壁画,在建筑物所有者和建筑师的主持下,对壁画的要求是装点空间美饰环境。壁画为公众提供审美服务的职能便提升为主要职能。至于壁画的认知职能、教化职能在很多环境中只是次要诉求,甚至全无踪影。这当然也导致壁画题材发生变化。

因而,早年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的城乡街头壁画,题材全是反抗斗争。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壁画,题材都是团结建设新生活。到了20世纪末叶壁画勃兴时期,壁画的装置环境和社会职能已有了大幅度的差异。与交通旅游有关的建筑中,题材多是河山风光、民间风俗、神话传说、文学故事等,博物馆、学校、图书馆中多是文化历史、民族精神等,其它建筑中则是各种社会上流行的题材。

古今各个时期壁画题材的这种变化,正是不同时代人们关注中心、兴趣所在、期望目标,发生重大转移的必然结果。如今,当代的普通公众已成为这些壁画的主要鉴赏群体,他们有较多的机会亲眼目睹壁画出示的美好的视觉形象,亲身享用社会提供的这一审美资源和文化财富。20世纪壁画的题材范围反映了当代公众不同于古人的审美期待。

 

与新的素材内容相连的是现今角度的更为深沉的感动和思考。当代艺术家的学养结构也大不同于古代艺术家。把心中的情感理念准确而见新意地转换成壁画上面的可视图形,20世纪的壁画家们尽管屡有原创力度颇足的举动,但为与自己面对的普通读者公众间建立流畅的沟通,努力贡献出通俗易读令常人赏心悦目的画面,这一基本目标和构思方向,却仍与千年先祖血脉相连。这其实是出于古今一切壁画家对自己所从事的壁画艺术之真谛的准确把握和共同认识。

 

游动于客观世界中左右前后上下的多个位置,多个时段地审视对象,而得其常相常态的本质印象,这种由来以久的中国式的观照方式,在中国绘画尤其是壁画中建立了中国式的画中多维自由空间的样式。汉画像砖中初露端倪,南北朝和唐代石窟壁画中已经结构完善。突破了瞬间印象之截取和画面载体空间类型之局限的多维自由空间的样式,施展于中国古典壁画中,有时以分段并置的方法描写事件进展的时间过程,有时使不相邻的形象厮靠在一起产生新的解读内容。把异时异地的人物事件有机地组合于同一画面中的构图样式,为千百年中国读画人习惯而热衷。中国当代壁画也期然未期然地持续了这样的传统。20世纪的壁画家们在很多作品中游刃有余地布置了丰富浩荡的多个单位的空间内容,这已是他们的寻常看家本事。

汉画像石中上下横队的排列分组和北齐壁画中以砖纹为依托的排列分组的格局,使各组形象之间的关系明白清晰。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左右对称的格局,制造了宏大空间中庄重肃穆平衡和谐的情境,或者势均力敌的较量竟斗气氛。各个时代壁画中形象间避免重迭而错落平摊分布于画全幅四面八方的平面的格局,使壁画与载体墙面的平面形态呼应适合,维护了建筑空间的完整性。这几类组合,排列分组的格局、对称的格局、平面的格局等,在当代中国壁画中也多有出现。

画面布置饱满密实,为立足于墙前任何位置、任何距离的所有读者都提供观赏内容,是幅面巨大的一切壁画的构图要领。而中国壁画自古至今在全画饱满密实之后还始终安排有换气窗口。这是时大时小、形状各异的空白,或者是人物之后的山水树木、楼阁云气之类的背景形象。画面虽饱满密实却通透疏朗,从古至今一直是各时代壁画家的共同构图目标。20世纪的艺术家们对于通透疏朗的追求也颇有自己的心得。

当代壁画中全新情感理念的传达,需要能与之契合的全新构图格局。传统壁画构图格局在当代壁画中的应用,屡有更上层楼的建树。一些当代壁画作品中多维自由空间和各类组合格局的营建,以及通透疏朗的实现,都曾萌生过若干比古人更为机巧更为放旷的新样式。

当代壁画中也能见到不同于传统壁画精华的另类构图格局。全景画之外,空间单一、密不透风、纵深架叠等作法时有出现。但不为成熟的壁画家们所器重,被置于与非壁画的各类小幅面绘画难辨菽麦的权且层次中。

 

以线造形,是中国古典壁画艺术处理的重要特色。形象的外缘轮廓和内部结构勾勒以线,疆域截断明白,整体匀实真确。线之间施以浓浓淡淡的渲染皴擦,示意形体凸凹、结构起伏和体量轻重。由线围拢成的形,经提炼、夸张和适度变化,还常常加以程式化。这种基本手法在当代的壁画中仍居主流位置。汉代画像石中拙实浑朴的人物体态,南北朝壁画中细长苗条的人物体态,唐代壁画中丰腴圆润的人物体态,以及民间剪纸、玩具、皮影和木偶中的大眼睛和转折锐利方正的形态轮廓,木版年画中行笔挺拔肯定的人物面孔、手脚和衣纹,`秦汉晋唐各代出土陶俑中大方端庄遒劲生动的姿势动作等,种种壁画内外的各种影响都曾常有所见。再加上来自各画种的画家本人在其它画种实践中磨练出的细致刻画个体形象的精湛技能,和已趋成熟的造形观念,确曾在不少当代壁画作品中创造了不少有时代感而且甚为充实饱满而动人的样式。20世纪末叶,壁画家们于此多有建树。

随艺术家的主观感情的类型和程度在画面上赋彩,这种古典壁画的设色原则在当代壁画中得到持续和发展。壁画家们普遍地以作品所拟营造的情调气氛和创作当时的心境情致为出发点,来设定色彩基调,组织色相关系,析解色阶层次。来自传统漆器、陶瓷器、家具、玩具、织物、年画、京剧服饰……以及西方现代绘画的影响,都远远超过画家当年作基本练习对实景写生时所得到的固有色、环境色的印象。遍览众多壁画,印象中似乎当代壁画家更多地钟情、得悟、受惠于唐代壁画色彩风貌之华贵堂皇优雅。想来是因为画家们内心之中以大唐盛世的昌盛富强来借喻和寄望于自己栖身的当今社会。现代艺术家们对色彩的感觉、认识和驾御已经非同往昔先祖所可比拟。更多样的色彩基调、更复杂的色相关系、更细致的色阶层次,常见于分散在各地的当代壁画作品之中。当代壁画色彩的整体面貌是艳丽、悦目而多样。至于每一幅作品,则只能是这个整体面貌的组成单体,它本身可以只是鲜亮,或者只是幽雅,或者只是庄严,或者只是素净,浓烈,温馨……,以及其它。

 

中国古典壁画的绘制材料和技艺,基本上是两种。其一是泥灰地上用胶调颜料,勾线填色;其二是石地或砖地上刻线铲底。这种“且画且刻”的传统延续至今,更得到大踏步的长足发展。亲手勾线填色,仍是画家最喜爱最常用的壁画手段,但材技已由胶绘扩展至油绘、丙烯绘、釉绘、漆绘等。得益于现代生活中艺术观念、材料科学和制作工艺的发展和进步,还有其它材料,陶瓷、漆、石、木、铜、玻璃、羊毛、蚕丝、绸缎等,和一些相关技艺,雕、塑、铸、锻、嵌、蚀、织、绣、补等,也都被壁画家引进当代壁画的领域。当代壁画绘制材料和技艺的品种较之古典壁画已是繁华似锦。多样而全新的材料和技艺所给予画面的质感之软硬、光泽之明晦、肌理之糙细,必为当代公众提供尽享丰富而全新的审美效应之机会。

 

以程式化的形色处理和全画面的平面化经营为基本诉求的装饰风,是中国古典壁画艺术风貌的主要特征。当代壁画承继了这种装饰风的审美取向,而且成为并存的各类风貌中的主导成份。这固然得益自对于古老的中华绘画传统潜在基因的自然应顺,其实也是由于栖居于当今社会的艺术家对于壁画载体墙面之平面形态的重视和支持,对于非颜料手绘的其它材料技艺的种种属性之扬长避短的趋迎和驾御,对于助手或工厂诸多人员参与绘制时操作规范的制定和信守,以及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公众钟情恬静、愉悦、优美一类审美语境的认同和进入。此外,还有严格逼真的写实风壁画、迥然异趣的抽象风壁画与装饰风壁画并存于当代中国的众多墙壁上,使20世纪的中国壁画的艺术风貌呈现前所未有的多元格局。

 

几千年来中国古今壁画之间的顺缘繁衍和随势更新,使中国壁画不仅一脉香烟永续,而且千年青春常再。

 

 

当代壁画的中外异同

中国当代壁画和同时期的各国壁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民族背景中发育成长,又仰赖于现代社会信息流通的方便条件,在比较对照中分别保持了自己独立的操作、风貌和优势。而中国当代壁画家与此同时还一如千年既往,积极汲取外国壁画和各类艺术品种中有价值的成分,滋补了自己的艺术创作。

 

早期的中国壁画,多坐落于行军途中、战区内外的城镇街头,新中国建国后则在装修考究的公共建筑物中,实行团结人民、指斥敌人的宣传。世纪初开始的墨西哥、苏联的壁画在政府的安排下,都装置于普通公众日常频繁出没的公共环境,街头、广场、地铁、车站、大厦……室内室外都有。晚些时候的西欧美国的室外壁画几乎绝大部分都是用丙烯颜料绘制于城镇街头的旧建筑物上,直接面对过往众多行人。这些壁画,都肩负鼓舞民心、动员公众、打击敌对力量、巩固革命成果以及振兴民族文化、揭露社会弊病的使命,有向社会公众进行教育感化的诉求。世纪末叶的中国壁画大多是建筑壁画,根据建筑师和业主的设想,壁画通常装置于大庭广众间的会堂馆所之室内空间的主要墙面上。坐落于室外的壁画只偶而在公园里出现,特地为壁画砌墙。后半个世纪的日本壁画无论纸上手绘的拉门、屏风,还是墙上釉绘陶板,都装置于室内。这些室内壁画,十分胜任它装点环境美饰空间的职能。

壁画的载体位置以及它的社会职能,通常直接作用于它所承载的题材内容。早期的中国城镇街头壁画披露了敌人的残暴无耻,记录了人民的艰苦奋斗和取得胜利。墨西哥壁画描写的是当代印地安人历史文化的灿烂壮丽,西班牙人入侵美洲大地的罪恶嘴脸,以及近代墨西哥革命独立历史的辉煌成果。苏联壁画则热中于张扬俄罗斯民族历史的宏伟气象,新兴社会制度中的种种优越美好。西欧美国的街头壁画表述了本地历史、民俗文化、节庆活动、生存状态、社会公害等。这些壁画,题材的择定着眼于对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事实的张扬和贬责。壁画家满怀炽热驰荡的激情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这些壁画作品坦直昭示自己对世界、人生、政治和哲学方面的各种思考和见解。其中一些由几位欧美现代艺术大师奥罗兹哥、里维拉、西开罗斯、毕加索等完成的壁画,由于社会给予较大的创作空间和自由度,艺术家的主体作用发挥得相当好,壁画中可见到他们悉心构建的极具个人特色的精神世界。这些有良知的艺术家与时代的前进步伐合拍一致,和公众的痛痒相连呼吸与共,就必然会画出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和历史价值的壁画杰作。

至于世纪末叶的中国壁画中的多数,描写的都是山川花木、历史故实、文学故事、神话传说和风俗民情。这里当然也蕴涵着艺术家对正义、美好、善良的倾心和对邪恶、丑陋、残暴的鄙视,但毕竟没有来得及较多地介入画家身临其境的当下社会现实生活。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室内壁画也多以山山水水花花草草营造了一派曼妙宁静的温馨世界。欧美壁画中有一些利用高超的写实技巧逼真地复制墙体周边环境或描写空间深远的异地风光,以强烈的纵深体积错觉诱发观赏兴趣,倒也是颇能引人入胜的视觉游戏。还有一类青年们用喷筒油漆快速完成的都市街头壁画,抽象图形和文字符号充满墙壁,幅数十分可观。这虽然不妨看作是街舞、卡拉OK一类的平民艺术自娱行为,却也是壁画史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特例。

 

当今时代的中国和外国壁画家把各自千差万别的情感理念在壁画中转换成可视的形状、色彩及其组合时,所看重的都是当时当地普通公众的理解和喜爱。他们都准确地把握了壁画这种专门艺术的创作要素。因此,他们都采取能为当地公众习惯、认同的通俗语言和手法。他们拒绝令人懵懂费解的生涩冷僻,选择能够与多数公众顺畅沟通的平实直白。中国壁画家如此,外国壁画家也是如此。然而,画面仍有相当大的差别。这是因为不同民族的读者公众要求不同类型的平实直白。

 

由于潜在着古典壁画传统基因的禀赋,中国当代壁画的主流从很早就把在画中营造多维自由空间当成无须犹豫的本分。尤其是在人物题材的壁画中。庞大的墙面上,使众多情节和段落逐时循序递进,使众多场面和人物因势合理分布,已是游刃有余的拿手好戏,屡试不爽。世纪初墨西哥艺术家在旧建筑中四周伸缩进出无定的异形墙面上展开漫无边际的空间幅员,把发生于异地异时的人物事件穿插交迭在一起,也呈现出一种多维自由的画中空间,而且颇有些前所未见的新样式。这种空间的多维自由的一面恰能与中国古典壁画的精神通连,至于是否真在何时与中国有某种过从因缘,未见文献记载,不便作无谓推断。但中国当代壁画家得悉墨西哥壁画家的作为不免受到鼓舞,越发自觉地创造各种多个时空单位组合一起的新样式,而且是能够在当时当地得到自己面对的中国父老的理解和喜爱的新样式。

中国当代壁画之中的另一部分,与欧美壁画(除去其中受墨西哥壁画影响的少部分美国壁画)、苏联壁画和日本壁画的绝大多数相象,即使画中场面极大,形象极多,也都只有一个空间单位。其立足点固定、光源固定有如小幅面的欧洲古典油画。这与中国壁画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主流作法,显然不在构图处理的同一起跑线上。

中国当代壁画即使画中形象安排得再多、时空单位布置得再多,也一向是疏朗通透、眉清目爽,也一向是密可跑马、气畅神舒。这又与墨西哥壁画中形象不厌其烦的反复重迭遮盖以至密实不能透风的作法,大相径庭。墨西哥的密不透风,多半来自欧洲古典壁画。

设若亚洲文化与印地安文化之间真有某种历史渊源关系,壁画艺术这个层面可清楚见到东西两大文化系统中画面空间营建方式的不同归属和类型。

 

形色处理方面各国当代壁画的基本艺术理念无大差异。大多都从载体环境和特定材料技艺出发,把视野中的自然物象在画中予以适度夸张和改变,甚或实现造形和设色的程式化。这里充分体现了艺术家们对于外部大千世界和自己墙上作品的主观驾御之愿望和能量。当然完成后的形态都各有其民族的、地域的和个人的特色。共同的壁画理念并没有对各国壁画艺术风貌的极大差异产生稍许负面影响。当代各国壁画中使用写生式的绝对写实手法的作品,其数量相比之下不免略输一筹。

壁画中东方的线条造形和西方的体积造形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互通有无,成为各国通用的语言。但在各自的迅猛发展中仍保持着各自古老传统的既有优势。

现代色彩科学和技艺的成果和高度也已是全球艺术家的共同财富,各国现代壁画作品色彩之绮丽多姿堪与非壁画的各种小幅面绘画作品齐趋并进。

 

用颜料手绘的壁画在各国都是主要材技品种。墨西哥、苏联和日本还有相当数量的瓷嵌壁画和各种材料的浮雕壁画。中国当代壁画使用材料多至胶、油、丙烯、陶瓷、漆、石、木、铜、钢、玻璃、羊毛、蚕丝、绸缎等,而技艺则涉及绘、烧、磨、雕塑、刻、铸、锻、嵌、蚀、织、绣、补等。把这幺多的材料和技艺引进壁画,在世界壁画史中尚是首举。应该看作是中国当代艺术家对世界壁画艺术发展的重大贡献。如果说中国当代壁画的整体艺术价值也许还须经时间沉淀留待后人审视,才能看得清楚说得准确,那幺他们开发各种新材料技艺的贡献,则是今天就能凿凿有据而毫不犹豫地予以肯定。

 

各国壁画家接受了不同水土的滋养,各民族雄厚的文化底蕴使艺术家们羽翼丰满。20世纪以来各种现代艺术流派迭见杂出,世人艺术思维快速递进,百年间形成了艺术全领域中的多元格局。诸多因素以不同配伍完成的整合,产生了当代各国壁画差异很大的不同风采,显示了同一时代中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世纪末叶的中国壁画以悦目、典雅、明朗、精致的风范收到了优化生存环境的成效。与此相对照的,世纪初叶的墨西哥壁画以炽热、冲动、深沉、厚重的风范收到了鼓动革命斗争的成效;世纪中叶的苏联壁画以健康、欢快、鲜艳、大方的风范收到了歌颂社会制度的成效;下半世纪的欧美街头壁画以多样、简便、坦直、有趣的风范收到了记录民间心声的成效;下半世纪的日本壁画以宁静、和谐、清淡、诗意的风范收到了营建温馨氛围的成效。

各国壁画无论呈现出怎样不同的艺术风范,实施了怎样的社会职能,它们的共同的美学取向是与当地社会公众保持顺畅的沟通,在题材选择、艺术语言、作风面貌诸层面尊重并切合当地当时社会公众的审美接纳口径。这就使壁画这样一个公共艺术中的品种以自己独立不凡的身手和价值,与以原创为最高目标的非公共艺术小幅面的纯艺术、造型艺术、自由艺术拉开了距离,在全人类的审美生活中各司其职,各尽其妙。

20世纪的中国壁画在世界壁画史的坐标中置身于纵合横连的交叉点上。从理念主张考量到画面效应,从艺术创作考量到绘制技艺,所得到的基本认识是,中国当代壁画在先祖面前是现代而见根柢的,在洋人面前是中国而泛世界的。

 

落足于本体形态的特征明晰及其流变因缘的层面来研究20世纪的中国壁画,形成初步的疆域分明的定格认识,以及此后引伸至更为开阔深入的层次,于美学、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方面对当代壁画加以论证,对于壁画家们的创作实践乃至整个壁画事业的持续发展,应能产生一臂助力。此文的撰述附着于掷地有声的百年历史真实,酵发于身家各类实践中建立的艺术理念,举凡各种立论见解的头角出露,都怀有以扎实牢靠而发自肺腑的学问实现垫石铺路利于行的意求。 

2004 – 08 – 01

作者:张世彦   责任编辑:感悟
分享到:

关键词TAG:中国壁画

----------------------------------
网站合作:web@artpangu.com 艺术新闻/展览投稿:info@artpangu.com 拍卖新闻:pm@artpangu.com
Copyright ©2010-2013 盘古艺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40492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6487号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