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盘古艺术网![注册] [登录]

解读纽约画派:二战前后迅速崛起的先锋艺术群体(2)

  http://www.artpangu.com   时间:2018-08-17 23:22:15    来源:盘古艺术网综合   点击:

  在莱杰看来,波洛克也未能逃离意识形态的塑造。一方面,波洛克等纽约画派艺术家认为自己是充满原始性与无意识的现代人;另一方面,他们也是这种意识形态的传声筒和复制者。纽约画派的绘画,是资本主义社会主导性意识形态得以行使其霸权力量,继续维护统治的众多保障之一。这是他们的作品在20世纪中叶受到广泛关注,进而得到美国政府关注,被当做艺术范本推向世界的关键。一言以蔽之,意识形态以其看不见、摸不着的影响力,渗透在波洛克等艺术家的绘画中,让他们拨动了当时美国大众的心弦。这种情形正如学者阿多诺所讲:“越是政治看似缺席的地方,越是它有效发挥作用的地方。”

  二战之后东西冷战开始,抽象艺术在西方阵营中被大力提倡,它貌似和政治绝缘,不描绘任何政治图像,但其背后存在着类似的动机——“敌人反对的就是我们赞成的”。当苏联和其东方联盟确立起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写实风格——艺术成为了维护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工具,那么资本主义阵营的西方则希望通过抽象绘画来和“罪恶制约”的铁幕政权拉开距离。抽象貌似避免了任何具象和再现的因素,体现了所谓艺术的无拘无束和自由。它是看不见的审美政治,自由构成了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话语。在美国,抽象绘画为其年轻的艺术传统树立一种前卫的姿态,它宣称继承了二战前被纳粹打断的欧洲现代主义的血脉,构成了“第二次现代主义”。在美学上区隔于共产主义阵营的同时,在美国产生了一种共识,即建立一种美国自己的现代主义,和旧欧洲保持距离,以符合自己经济和政治上的全球地位。1945年,美国人发起了“第二次抽象”,抽象表现主义以一种形式上更为张狂,尺幅上更为巨大的方式追寻“原始”,强调直观且非理性表现力的极限。艺术家们试图在美洲本地的印第安文化中寻觅自己的原始,对本土原始艺术(native art)的借鉴成为了通往生命本质之路。巴尼特·纽曼于1948年提出了以抽象为代表的“崇高”的抽象,他们自居为新世界,试图摆脱欧洲的传统,让老欧洲成为艺术上的昨日黄花。它在政治霸权中同样画出了一个文化的至高点,新的国际风格就此成为了正典。

  法国当代哲学家朗西埃所谓的“艺术的政治”,“政治的艺术”,艺术和政治作为两种维度无法脱离,相辅相成。如果我们说冷战东方阵营的社会主义艺术体制是政治的艺术,艺术被政治所压抑,那么西方的资本主义阵营中的抽象艺术虽然并非描绘什么内容,但转了几道弯却也隐隐的透出强烈的政治意味,可以被称为艺术的政治。我们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人和人的任何关系都构成了政治维度的基础,艺术是横陈于人和世界之间,人和人之间,以及人和自己之间。艺术从远古而来,在19世纪实现其自治,今天它何去何从让我们拭目以待。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霏霏
分享到:
网站合作:web@artpangu.com 艺术新闻/展览投稿:info@artpangu.com 拍卖新闻:pm@artpangu.com
Copyright ©2010-2013 盘古艺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4402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6487号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