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对于书法,他站得很高,又潜得很深。这样一来,他对中国文化整体走向的思考,也就有了一口实验性的“矿井”。对一个文化思考者来说,有没有这样的“矿井”至关重要。有了这样的“矿井”,就能探知我们脚下的地质构造、资源蕴藏、水源走向、危险所在,也就是说,从一个口道探知到大地的诸多秘密。如果没有,那就只能流于猜想和空论了。众所周知,在中国当代,这种没有“矿井”的文化学者还是不少。

代表作品欣赏
第一部分:章草流变

第二部分:诗书圣贤


第三部分:禅言佛语



第四部分:自作诗文

《自作诗之合璧吟》

《自作诗文之论人生》
关键词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