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技巧
在人物画笔墨技巧方面,刘文西按照李可染的办法: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勇气打出来。以形神兼备作为自己最高的艺术目标,通过形象思维,追求“迁想妙得”的艺术效果,他将中国画的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结合起来,在造型上吸取西画中素描和色彩的精华加进民间艺术中清新健康的朴素格调,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的游刃有余,使画家能够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刘文西
刘文西画老农形象多用焦墨干皴皱纹,染以淡墨表现结构,最后赋彩润色之,色墨结合恰到好处;画姑娘形象则重染色,能够用不露笔痕的饱色表现面部皮肤的新鲜圆润。总之他的人物画与一般国画“人物”大不相同,有的寄托了他对杰出人物的仰慕,对他们的理解与想像;有的表现了对正义,对真理,对真情,对光明幸福的憧憬;有的是对劳动者创造世界的热情讴歌;有的是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理解与关注。 人物画难,人物群像更难。人物群像能表现出有如小说或戏剧的整体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场景,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不致成为孤立的人像拼凑,这是更难达到的艺术境界,绝非仅仅依赖“功力”而可获致。而要有对人文精神的关注,敏锐的观察力,卓越的领悟力,以及长期的苦练(默记、背写、素描、速写等反覆锤炼)。 其核心为:一、继承并发展传统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神形兼备”的艺术理念;二、采用中西合璧、古今兼融、循序渐进、科学严格的造型方法;三、坚持关注生活、反映生活,与时俱进、积极向上的现实主义道路;四、重视笔墨、重视创新,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美,在艺术创作中追求西部风情的审美情趣。
个人成就
刘文西肖像画过人的艺术贡献,在于他运用传统笔墨线条,在于他融汇中西绘画技法于一炉,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始终是他的肖像画的一大特色。具体地说,就是画肖像的时候画家是由个人观察与感受出发,对象的外貌与神情,了然在胸,然后斟酌表现技法,结合其他修养,表现为个人创造性的形象。这里面有被画对象的生命,也有画家个人独特的、亲切的、鲜活的感受。此之谓“时代气息”,或者说“时代精神”。 刘文西作品
刘文西的肖像画是在熟悉生活,熟悉人物的基础上创造的。在充满阳光的洞前,在弥漫著烟草气味的土坑上,在石块垒成的墙脚下,在种满小米高粱的斜坡边,都是他和陕北老乡拉家常画像的地方。延安二十里铺的阮明,刘文西从五岁起就为她画像,从天真活泼的小姑娘到胸飘红领巾的小学生,再到英姿飒爽的女青年,直到她现已成为年近四十、两个孩子的妈妈,刘文西仍在为她写照传神。在刘文西的一次画展里,同时展出了他在各个时期为阮明画的七张肖像。刘文西不是一般照葫芦画瓢的画家,刘文西与阮明交往数十年,他的画是从有血有肉的现实生活中来的。 学生时期的刘文西就很崇拜毛主席,他常对人说:“毛主席很伟大。”正是因为对毛主席的热爱,几十年来他收藏了毛主席的许多照片。 他的成名代表作之一《毛主席和牧羊人》诞生了。画面中的老农,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在主席面前无拘无束,侃侃而谈;而主席面带微笑、神情专注地倾听着老农的絮语,就连指间的烟灰都忘了弹。这幅画,无论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刘文西的领袖情结,可以说挥之不散。他画毛泽东,也画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那挂在人民大会堂里的巨幅画图《东方》,4个伟人形神俱备,音容犹在。驻足观赏,真令人对伟人们的高贵品质、丰功伟绩肃然起敬,顿生无限热爱、无比怀念之情。组画世纪伟人邓小平《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以及《春天》,更是充分展示了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崇高风范和人格魅力。 第五套人民币发行后,不少人对新版100元人民币面上的毛泽东头像产生了极其浓烈的兴致。细细端详,慢慢品味,其画笔是那样细腻,那般洗练;形象又是那般丰满、传神。欣赏之余,人们自然会关注其设计者。是的,扛鼎的不是别人,正是享誉海内外的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 1997年,作为八届人大代表,刘老在北京开会,当时中国银行正在设计第五套人民币。人们都知道刘老画毛泽东头像是无人能比的,中国银行的有关人员就找到他,请他为新版人民币画像。当他领了为100元人民币画毛主席像的任务后,他无比激动,夜不能寐。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他精心选照片,专心创作,这一画就是20多天,经过反复修改,方才定稿,并最后通过中央领导的审定。其实,目前使用的5元、10元、50元、100元上的毛泽东头像都出自他那一稿,但仔细看还是有些细微差别的。刘老说他最喜欢的还是100元的那一张。 刘文西人物画的另一个重要成就,那就是人物群像有一种有机的整体关系,形成了内在的张力。品味刘文西的作品,深感作者是画中的小说家与戏剧家。他的群像代表作的《祖孙四代》、《同欢共乐》、《陕北秋收》、《安塞腰鼓》、《解放区的天》以及近年创作的《黄土情》、《陕北人》就是这样的杰作,尤其是他的巨构《黄土情》、《陕北人》,长度达二十八米以上,所绘近百人物,个个栩栩如生,维妙维肖,人物的表情、动作、体态、正反背侧,以及人物之间的呼应,人与景之间的关系,乃至群像所连成动态的变化,人物的疏密起伏与姿势表情,构成了戏剧的情节,内在的张力。《陕北人》、 《黄土情》刻画了极其生动的人物画面,是罕见的人物群像杰作,是史诗性的巨构。 四十余年来,他一直从事繁重的教育工作和美院的领导工作,从1984年起承担西安美院副院长、院长达十二年,对学院的搬迁重建、改革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他一贯坚持党的文艺方向、方针和政策,坚持不断地深入生活,不断的艰辛创作,在生活中画了大量速写,达二万余张。他以陕北为生活基地,先后去了六十多次,每年用不少时间泡在这块浩瀚而浑厚的黄土地上与陕北人民交朋友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在大量的作品中力求描写陕北人民的特有个性和气质,他创作了大量的陕北革命历史题材和人民群众风土人情的作品。
关键词TAG:刘文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