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盘古艺术网![注册] [登录]

著名画家刘文西介绍(2)

  http://www.artpangu.com   时间:2012-06-21 23:38:01    来源:未知   点击:

主要作品 《同欢共乐》、《祖孙四代》、《知心话》、《山姑娘》、《黄土情》 。近几年, 又创作了《东方》、《基石》、《老百姓》、《与人民同在》、《春天》等。 刘文西的作品大多都在全国性美展上展出和全国性报

  主要作品

  《同欢共乐》、《祖孙四代》、《知心话》、《山姑娘》、《黄土情》 。近几年, 又创作了《东方》、《基石》、《老百姓》、《与人民同在》、《春天》等。   刘文西的作品大多都在全国性美展上展出和全国性报刊上发表,无不给人留下优美而隽永的回味,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赞扬。刘文西重视美术教育和理论研究,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如《个性与生活》、《要大力发展人物画》、《为人民而创作》等等,阐述了他在攀登路上的真识卓见。

  个人履历

  1946年,刘文西在阳山中学读书,虽然学校条件极差,但学风端正,教学严格,师生关系融洽。他第一次听到美术老师讲到世界有个大画家叫“达芬奇”,当时译文是“达文西”。刘文西便想:我们都是“文西”,他能成为大画家,我为什么不行呢?从此,文西更加发奋了。阳山中学同时也十分重视劳动教育,注意全面培养人才,经常带学生参加劳动,注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品德,这一切,都一一灌输到刘文西的脑海中,影响着他的一生。 毛主席与牧羊人

  1948年,刘文西的二舅钱孝衡(曾任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陪文西看画家商敬诚的花鸟画、人物画,文西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教育,他一直把商敬诚看作是画画的启蒙老师。   1949年,家乡解放了,全县第一次庆祝开国大典,主席台上悬挂的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像是文西画的。虽然他自己认为画得还不成熟,但却令他终生难忘,并受到莫大的鼓舞,为日后绘一万多幅毛主席的画开了很好的头。那年,他又转学到嵊县中学读书。   1950年,刘文西进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即行知艺术学校)正式学习美术。学校提倡教学与生活结合、与社会结合,提倡创作为社会服务。给文西印象最深的是王琦老师给学生讲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刘文西开始懂得为什么要画画以及画画与革命与人民的关系。在学校,刘文西刻苦学习的精神一直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他参加过皖北土改镇反工作,参加抗美援朝活动,并担任学生会工作,向报刊投稿的稿费还解决了自己的部分读书费用。   1953年,刘文西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国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五年制国画系。美院基础教学正规、扎实,教学秩序规范,院长莫朴先生经常到课堂看学生的作业,副院长潘天寿先生经常亲自上书法和花鸟课。1956年4月22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浙江省委员会授奖给刘文西“优秀的‘三好’积极分子” 。 受延安革命历史和古元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影响,毕业实习时,刘文西第一次奔赴延安。从此他非常热爱陕北这块土地,热爱延安和那里的人民。毕业后,刘文西被刘蒙天院长选调分配去西安美术学院工作,同去的还有陈光健画家。   1960年, 《人民日报》发表了刘文西的作品《毛主席与牧羊人》,毛主席看了说:“文西画我很像,他是一位青年画家。”伟大领袖的赞扬极大地增强了刘文西创作的积极性。   1984年,刘文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   1992年12月1日,刘文西专程回家乡参加长乐中学五十周年校庆   1993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同志接见了刘文西。   1993年5月21日至31日,刘文西画展在北京举行,作为主办单位之一、代表故乡县委、县政府前去参加的有方浩泉、邢力策等同志,本人也参加此次画展并参加筹备工作,并参加了刘文西的画展学术研讨会。   1997年,作为全国八届人大代表的刘文西在北京开会,当时中国人民银行正忙于设计第五套人民币。   2004年7月31日,刘文西从台州抵达嵊州,回乡参观考察。

  艺术宗旨

  刘文西的艺术宗旨是:“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作”,希望画家提高创作拿出精品,以优秀作品鼓舞人。   刘文西是当代中国画坛开宗立派的人物,他的绘画,代表着中国画写实风格的发展方向,他的艺术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他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刘文西画作

  刘文西是以画陕北而成为大家的,可以说是陕北成就了他,他也塑造了陕北。人们不会忘记,上世纪60年代初他创作的《祖孙四代》带给人们的震撼。在这幅永载史册的作品中,刘文西以“主题思想的深刻性、人物塑造的生动性和笔墨技巧的开拓性”而确立了自己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他以高瞻远瞩的胸襟,以高屋建瓴的智慧,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创作出一幅幅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生命的陕北系列作品。从《毛主席和牧羊人》至《同欢共乐》,从《支书和老贫农》到《沟里人》,他的每幅作品的诞生都会带来一片赞叹之声。   刘文西的艺术不仅靠形式、语言、技巧取胜,更是他作品中塑造形象的独特性、生动性、真实性占据统领一切的地位。他的心连着陕北人民,他的情系着黄土高坡,当今画坛有哪位画家能像他那样,足迹遍步陕北的乡乡镇镇,画了几千个农民肖像和上万张速写?基于此,他一腔真情实感,才能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形式的探索是重要的,他是通过形式、语言、技巧等手段的表现,达到不断强化形象内在意味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刘文西应该是当代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   在当代频繁兴起的各种艺术潮流中,刘文西以其大家风范,表现出一种岿然不动的气度。他把自己的艺术生命仍然寄托在陕北的那片黄土地上,赞颂那里的人民是他作品的灵魂。他坚信那些深深感动过他的美一定会感动别人。   近年来,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又以极大的热情沿着黄河故道,开始了他的黄河系列创作,其中2004年创作的《黄河子孙》、《黄河汉子》已相继问世。画中人物真真切切、朴朴素素、实实在在、自自然然,在朴拙亲切中揭示了中国农民的人性美,不失为具有思想含量、艺术质量和历史价值的经典之作。   刘文西的艺术作品-----《毛主席与牧羊人》,其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与他以前是一致的。他在不断探索创新,在历史生活和现实生活中寻找感动自己的题材,进行典型化的思考与提炼,并最大限度地用自己的绘画创作能力去刻画人物和处理作品诸要素的协调整合,力求达到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的完美统一。在当今时代,刘文西的这种创作精品力作的方法和规律,尤其显得可贵。   刘文西并非固守传统而不化。他主张“创新”,并认为“创新要从深入生活开始,从观念的扩展开始,用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视觉、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脑子和眼睛去观察认识生活,要有区别于历史、区别于他人的独到之处”。   检索刘文西自上世纪60年代初以来创作的精品,充分展现了他的“独到之处”。其中有画家表现领袖、歌颂人民的作品,也有青藏高原、黄土高坡的人物写生,还有出访欧洲的景色描写,表现手段和语言都是丰富多彩的,画家突破了中国画已有的审美程式,创造性地吸纳西方现代艺术的成就,在东西方艺术大交流中开拓中国水墨画的新领域。   纵观当今中国画坛,不少名家高手往往为格套所缚,或取材于古人,或取意于古人,或拜倒在西方传统的脚下,或因袭现代流派的手法,不是重复前人,就是重复他人。刘文西却不是这样,他曾“一手伸向传统”,也曾“一手伸向生活”,半个多世纪的金戈铁马,数十载的变幻风云,在滋养着刘文西,也在冶炼着刘文西。刘文西没有因此而罢休,当世界浓缩为一个地球村的时候,他则为自己所创立的“黄土画派”制定了一个更高的艺术生命目标,这就是还必须“一手伸向世界”。他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实践他艺术的更大超越。   今日世界的丰富性和画家个性的丰富性,正在人物形象的丰富性之中。刘文西走的是一条突破传统之路,他使传统的中国画别开生面而重新绽放出青春的光华。

分享到:
网站合作:web@artpangu.com 艺术新闻/展览投稿:info@artpangu.com 拍卖新闻:pm@artpangu.com
Copyright ©2010-2013 盘古艺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4402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6487号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