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重于泰山的力量》——谈代大权教授新作有感

已有 840 次阅读  2011-11-28 23:12   标签教授代大权 

20111029日中国国家画院“东方即白”大型院庆展在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温家宝、刘延东等中央领导亲临展厅,显示了国家对文化艺术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关注和重视,展览作品中既有历史上的名作,也有当代新的佳构,我更有兴趣当代的作品,毕竟是我生活于期中的升华与缩影,尤其在国家版画院的作品前,我被深深的打动着,李唤民、广军、代大权、阿鸽、陈琦、陈龙、苏新平、罗贵荣等这些当代版画顶尖的一流画家展出的作品大多是新近创作的,每一幅作品都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版画艺术的扛鼎之作,都无庸致疑的代表了中国版画的最高成就。

当我从众多围观的人群中挤进去,终于站在代大权教授的新作《重于泰山》前,周围忽然一片寂静,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屏住呼吸,久久凝视,那种震撼心灵的感觉就像电波,就像雷击一般,让我目瞪口呆,面前是一幅可以说是巨大的版画原版,而巨大的又不仅是尺寸,更是一种震撼心灵的无形的力量。成千上万的脸都面向着你,成千上万的人向你拥来,你无法回避无处逃逸而只能面对,我这才知道艺术竟会有这般逼人的力量和气魄。这是我在以往的审美过程中从未体验过的从心理到生理的震撼,令我动容的还有我的自豪,相信在所有围观的人中只有我见证了这震撼人心的力量是如何从无形到有形,从平面到立体,从草图到完成的,这件有着历史意义的作品的诞生,更让我对艺术家的情操与修养有了新的认知和感悟。

艺术源自于生活,且不应简单的再现生活,它的高于生活的追求,一定有着对生活,对人性更崇高更深刻的把握和认识,才能在其作品中凝聚出生活的真谛,沉淀为历史的精致。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当今社会,所谓永恒早已被及时行乐所淹没,前辈们的艰苦朴素,心中无我的“大愚”在很多人心中也早已尘封忘却,一个画家应有的责任感更是与己无关。我因为工作的关系,常和版画家及藏友一起探讨版画的市场与发展,在欣赏、探究和品读甚至购藏一件心仪已久的版画作品时,往往更看重于这个艺术家的品德和修养,艺品如人品,一个人的品德常常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感知一二,熟悉中国版画的人,当然会知道代大权教授,他的版画作品风格虽然多样,但却以历史题材为重,以历史伟人为重,以老百姓为重,他是执历史是英雄与群众共同创造,伟人与人民相互作用的观点的,既肯定领袖的个性价值,更强调民众的共性意义,当这两者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时,也正是历史慨然前行之际。因此他创作的大量反映中国不同时期,不同历史场景和不同阶层的人物时,不同的表现却都有着相同的精神特征,这就是推动引领历史发展的主流力量所在。在《顽强的希望》里,邓小平那双深邃的双眸,让人们从中读出坚毅、镇定,抿紧的嘴角反映了小平同志性格中百折不挠,无惧无畏的伟人气概。在《老艾的午餐》里,西北老农粗糙的手抓紧当做午餐的干饼,身下以几块青砖为座,满脸的岁月苍桑,一身的背痛腰乏,一生如同身下的青砖一样不起眼却承担着国家强盛的基础和底座,《建设者》雄浑矫健的工人,《村官候选》紧张热烈的村夫,《来自老百姓》厚重博大的人民,都成为画家刀下永远的生命,永远的力量。而《重于泰山》的问世,不但秉承着代大权教授作品中一贯的力量,更是为这一力量注入了悲剧的色彩,我们在中国美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如《血衣》《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艰苦岁月》中都似曾见过这种悲剧的力量,正是千百万人的生命和血染的革命,血染的旗旌,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日丽风和,才有了我们现在的改革开放。代大权教授的巨制版画《重于泰山》不但具有着中国美术史上主流创作里程碑式的意义,更奉献了在这一系列的历史巨制中版画的努力,改变了人们对版画不擅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传统认识和观念,以恢宏壮阔的气度,浩繁广博的画面,精致生动的刻画,诠释了中国版画发展的新的高度,《重于泰山》的成功不但与油画、国画、雕塑等画种的历史名作比肩而立,同时以版画刀刻斧凿般生动的艺术语言形成了画家独特的个性风范。非常荣幸的是我见证了这样一件历史巨制的整个创作过程。记得几年前在代大权教授的工作室第一次看到这幅画,偌大的木版上还只是星星点点尚未成形的人物头像,由远及近,人的面目才刚刚显现,当时看不出这一个个小人如何能构成一件大作,通过代教授耐心的介绍,在我脑海里才渐渐浮出那肃穆端庄的场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袖们为烈士执绋抬棺,从远处向我们走来,他们肩负的不仅是为事业奉献了生命的战友,更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所以那缓慢迟滞的步履,深沉坚毅的目光,似乎都是为了希望和理念的实现,在他们周围是同样表情凝重的无数人民群众,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泪眼朦胧的孩童,战士们昂首挺胸持枪敬礼,长长的枪刺象征着革命的坚韧,花圈挽带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格外醒目,如同一个个惊叹号令人心悸,成千上万的军民从前景到远景,竟逐渐演化成了一座巍峨的泰山,以泰山压顶的强大气场,再次宣示了“为了人民的利益”的鲜明主题,无论是否经历过那个时代,你都会从这件作品中感受到那段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红色岁月是怎样震撼了中国、震撼了世界。

《重于泰山》令人震撼的除了鲜明的主题精神,更有画家卓绝的表现技法,近乎四米的超大画面中成千上万的形象,全部以木刻的平刀刻就,平刀在木刻版画中是很难驾驶的一种技能语言,上世纪五十年代赵延年先生曾用平刀创作了鲁迅的形象,八十年代,中央美院的年青毕业生徐冰用平刀刻画了一组打稻子的妇女,这都成为了中国版画史上重要的代表作,而代大权教授以平刀的语言所表现的革命领袖与万千军民肃穆凝重的表情,不但生动逼真,更强悍深刻,我敬重的一位著名版画家在看了《重于泰山》后形容画家的刀法表现“精美绝伦且无法想象”,以园刀或三角刀去刻画人物已很不容易。刀与木头毕竟不如笔与宣纸或画布,工具本身就局限了画家对具像写实风格的表现,所以用口径大小变化的不同平刀表现这样一种既浩大又细微的画面,代教授是把“尽精微至广大”的哲理用活了。每次都是这样的精美绝伦,从《顽强的希望》的圆刀到《永远的战士》的三角刀,再到《来自老百姓》的组合刀,换一个主题便要换一种刀法,换一件作品便要换一种语言,还没有任何一个画家会这么难为自己,所以代大权教授的艺术创作,每次都会让社会目瞪口呆为之折服。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尽管各地都在大唱红歌,国家又在几年前拿出一个亿来组织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但像《重于泰山》这样完全自发的倾力投入,不为号召不为百万经费而特立独行的创作,就显示出它独特的价值与意义了,在《重于泰山》这幅画的最上端,醒目的铭刻着一排黑底白字,“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此画献给红一、红二方面军我的祖父、父亲、伯父、姐姐以及所有革命先辈”,做为革命烈士的后代,代大权教授与此画的合作者贺秦岭老师都出身于红色家庭,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他们的祖父、父亲、伯父、姐姐以及其他亲人都曾在红一、红二方面军的行列里,姐姐贺捷生就诞生在红二方面军长征的路上,两位作者不但为自己红二代的身世自豪,更将家族的红色历史当做自己艺术创作的动力与追求,其中不但有对先辈的缅怀,理解与敬重,更多的是对他们重于泰山的努力与奉献的肯定,希望今天所有的党员干部也都具有这样的努力与奉献,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实际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所在,所有党员干部的价值所在,也只有秉持“为了人民的利益”的理念,中国共产党才具有重于泰山的力量。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