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说题款
要鉴别陆俨少的题款,必先了解他的书法个性及其学书渊源。
为使读者对陆俨少的书法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我们不妨先录其在《学画微言》中关于临池学书的一段自白:
我于书法,所用功夫,不下于画画。14岁开始临帖,初临龙门二十品之中的《魏灵藏》、《杨大眼》和《始平公》。继临《张猛龙》、《朱君山》等碑。30岁后学《神龙兰亭》,如是复有年,后来放弃临帖,改为看帖,尤喜杨凝式,下及宋四家诸帖,揣摩其笔之法,以指画肚,同时默记结字之可喜者牢记在心。有一余晷,抄书不辍,如是积纸数尽。
从上不难看出,陆俨少的书法,有两个特点:一是博采众长;二是自出新意。他还曾说,就画画用笔来说,写字是最好的训练方法,学画宜学书,字写好了,不仅题款可以增加画面美观,而在画时,对于点线用笔,帮助实多。
审定陆俨少的书法,关键在于自然而不做作,隽逸而富有变化。他的书法结体奇峭而不怪诞,章法独特而出新意,流露出一种书卷气极浓的形式美,是一种潇洒自然与拙朴谨严的两者相参的独特书风,故其书法生动耐看,久视回味无穷,很值得品味。由于其书法结体与画面十分融洽,故他的画跋书法恰与他的绘画构成了一个有机完美的整体。拿他早期书写的隶书来看,就与画面不怎么协调,而中、晚年的行书与画面就显得相得益彰,十分融洽。
而伪作题跋也与伪作山水一样,不是结体局促,就是行笔不畅,在一些转角、收尾处往往又最易露出破绽。在有些大幅画一时真伪难辨时,审辨题跋也不失为一个方面,但也须与画面统一加以审定才是。
陆俨少先生年谱 一九○九年(一岁)
六月六日(阴历五月九日)生于江苏省(今为上海市)嘉定县南翔镇,父亲陆韵伯继承祖业开设米店,母亲朱璇。小名"姬"字,"俨妙",号"宛若"。
一九一四年(六岁)
改名"骥",字"俨少",后以"俨少"为常用。未识字即喜画画。
一九一五年(七岁)
取学名为"同祖",入嘉定县第四国民小学读书。
一九二○年(十二岁)
入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未半年入翔公小学读书。与表妹朱燕因订婚。
一九二一年(十三岁)
得石印本《芥子园画传》遂如饥如渴地临学。
一九二二年(十四岁)
高小毕业,入上海澄衷中学读书,课余参加绘画、书法、篆刻等课外组织。由高晓山老师教习中国画。同时研习古典文学。
一九二四年(十六岁)
学《论语》、《汉书·艺文志》,考试得奖品《畏庐文集》、《畏庐文集续集》。
一九二六年(十八岁)
中学毕业,进入无锡美专,专习中国画,未半年即缀学,与苏州王同愈订忘年交。
一九二七年(十九岁)
由王同愈介绍,拜上海冯超然先生为师。冯师第一句告诫"学画不可名利心太重,要有殉道精神,终身以之"。临戴醇士手卷。
一九二八年(二十岁)
临王东庄册页,冯师大加赞赏,谓可乱真。
一九二九年(二十一岁)
与朱燕因结婚。每半个月去上海冯师处请益。
一九三○年(二十二岁)
在家自修。读书、写字、画画三者齐进。
一九三一年(二十三岁)
常与燕因同至岳母家住。
一九三二年(二十四岁)
淞沪抗日战争爆发,义愤填膺,吟诗泄愤,但毕竟书生无补。随父母暂避上海租界,路上感受风寒,咳嗽不止,种下气喘病根。
一九三三年(二十六岁)
父亲卒。
一九三四年(二十六岁)
经友人金守言介绍,得母亲同意,在浙江武康上柏山买地经营农场。此时苏州费新我也来买地,隔涧为邻。游天目山、黄山。经徐州、曲阜、济南以至北平,住一个月。历览长城、故宫等。再去大同访云冈石窟,上妙峰山览太行山色,经天津、烟台而归。
一九三五年(二十七岁)
去南京参观第二届全国美展,饱览故宫藏品。始作《梅花图》。发枝取陈老莲,圈花取石涛,自创面目。书法初学魏碑,继临《兰亭》、宋四家,后学杨凝式。
一九三六年(二十八岁)
上柏山中新居落成。
一九三七年(二十九岁)
奉老母率妻子入上柏山中,植梨千树、竹万竿,有学陶渊明之志,《七七事变》为避兵祸,率全家于宜昌僦屋而居,不十日再西行。
一九三八年(三十岁)
至重庆。初就任第二十兵工厂秘书室,后至营缮科,最后去所属农场任事务员之职。作画至百件,在重庆两路口举行个展。认识沈钧儒、陈树人、陈之佛、常任侠、黄君璧、丰子恺等。去成都举行画展。
关键词TAG:陆俨少 |